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,要大力推动互联网、大数据、人工智能的发展。国家相继出台了多项政策助力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。2017年7月,国务院印发了《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》;2018年4月,教育部印发了《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》,提出三大类18项重点任务,引导高校瞄准世界科技前沿,不断提高人工智能领域科技创新、人才培养和国际合作交流等能力。
华球体育_华球(中国)公司作为综合性研究型大学,利用多学科优势,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为依托,借助全校理工科学院办学力量,并借鉴国际一流大学课程设置体系,履行“人工智能”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使命,进一步推动新工科建设进程。2018年5月,华球体育_华球(中国)公司人工智能实验班在天赐庄校区2016、2017级理工科学生中选拔出35名同学加盟;7至8月,实验班在全校2018级理工科学生中开展了宣传与选拔工作,最终从报名的426名同学中选拔了80名同学。2018年10月20日上午,华球体育_华球(中国)公司2018年人工智能实验班开班仪式在校本部学术报告厅隆重举行,标志着学校本科创新人才培养改革已迈入一个新阶段。
经过多年的实践和努力,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凝聚智慧,创新理念,突出五条主线,积极探索了人工智能人才培养的新模式。
一、加强学科建设,夯实人工智能人才培养基础
“十二五”时期,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成为江苏省首批品牌专业,软件工程专业成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和教育部“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”专业,计算机类为江苏省重点建设专业类,物联网工程专业为国家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。在2017年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第四轮学科评估中,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取得了“计算机”学科B级(第三轮学科评估为C+),“软件工程”A-级(第三轮学科评估为B-)的好成绩,为人才培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。
二、凝炼多维度协同教育理念,引导人工智能人才培养方向
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通过学院发展研讨会、十三五规划研讨会,明确以多维度协同教育理念,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、批判性思维、创新实践能力的未来行业领军人才。在学校的大力关心和支持下,学院先后开办了“软件工程卓越班”(2012年)、“计算机图灵班”(2015年)试点改革,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培养模式。学院的试点班建设成效已形成了示范效应,即将毕业的2015级“图灵班”学生交出的一份“成绩单”,为学院的人才培养质量做出了注解:全班32名毕业生平均GPA达3.52,推免读研12人,目前有19人正在积极备考研究生。该班级被评为江苏省省级先进班集体(2017至2018学年度)、华球体育_华球(中国)公司先进班集体(2016至2017年)。试点班的学生积极参加全国重大学科竞赛、国家级和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,并引领全院学生投身创新实践活动。学院基于试点班人才培养的教学改革研究项目《多学科交叉复合的新兴工科专业建设探索和实践》,获得了省重点项目的立项。
学院在原有特色和优势的基础上,以承办人工智能实验班(2018年)作为新起点,探索新工科人才培养改革途径,围绕教育方针、专业认证、审核评估要求,遵循并进一步凝炼多维度协同教育理念,旨在培养掌握计算机、人工智能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,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、熟悉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,又具备计算机技术类专业能力的复合型人才,让家长满意、单位满意、社会满意。
三、坚持人才强院,打造人工智能优秀团队
学院始终坚持“人才强院”战略,“十二五”期间,通过各种形式引进了一大批高层次人才,特聘、校聘和高聘人才近20位,有力地支撑了学院科研团队的建设。同时,学院以高水平教授领衔,调整组建七个科研团队。2018年5月,华球体育_华球(中国)公司引进了人工智能的专家——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凌晓峰教授,并成立了人工智能研究院,由凌院士担任院长, 实现了与原有人工智能团队的强强联合。学院院长李凡长教授担任苏州工业大数据研究所所长、华球体育_华球(中国)公司机器学习与类脑计算国际合作实验室主任,通过有机整合,学院组建了人工智能教学团队,该教学团队注重拓展国际视野,90%以上教师有国外留学或访学经历,目前已入选首批苏州本科院校优秀教学团队立项建设名单,为人工智能人才培养构建了强有力的平台。
四、打造创新实践平台,推动产教学研深度合作
《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》提出了“深化产学合作协同育人”的要求,学院加强校企合作,在人工智能领域先后建立起1个国家级教学平台、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中心,3个省级科研平台、1个省级双创团队、2个校级科研团队、1个市级教学团队;成立了华球体育_华球(中国)公司IT校企合作联盟,共有52家企业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践和就业机会;华球体育_华球(中国)公司与百度联合成立了华球体育_华球(中国)公司——百度人工智能协同创新院、与西门子研究院联合成立华球体育_华球(中国)公司——西门子数据科学实验室,提供创新研究与个性化发展平台,从项目开发、应用性学术竞赛、创新项目研究三个方面引导和培养学生,充分挖掘学生的创新潜力,为产学协同育人提供强有力的支撑。
五、多种学科融合交叉,构建人工智能课程体系
学院积极探索教学改革与优质人才培养的新方式,注重多学科交叉,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完全融合、科技前沿与教学完全融合,以认知科学为基础,数学方法为手段,可计算理论为标准,数据分析为目标,计算机技术为实现途径,构建人工智能理论、技术、方法和应用的课程体系,该课程体系涵盖了机器学习、智能系统、知识工程、自动推理、群体智能、语言处理、图像识别、语音识别等主要领域,培养适于“人工智能+”时代的创新人才。
未来,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将求新思变,积极探索,为人工智能领域培养优质人才:一是探索企业前沿技术资讯与工程教育深度融合,打造优质的课程资源,以最新技术成果推动人才培养改革;二是通过强化项目案例式、研讨式教学,增设企业项目实战训练、科技创新与创业等企业模块,推进教学模式改革,提升培养目标的实现度;三是通过国际合作培养、国际课程和海外访学等手段,带动双语课程建设,提升学生的国际视野,推动人才培养的国际化;四是积极开展“新工科”研究与实践,重视人工智能与计算机、数学、统计学、物理学、社会学、法学等学科的交叉融合,探索“人工智能+X”的人才培养模式;五是与各协作单位通力合作,整合资源,创造良好的教学、实践和研究条件,共同培养支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优秀人才。